• 新闻网
  • English
Cinque Terre
Cinque Terre

校园新闻

首页 > 校园新闻 > 正文

【建成支点·大家谈】经济管理学院:锚定数字经济新赛道 深化人才培养与智库服务双轮驱动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5-19 阅读量:


编者按: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,落实湖北省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部署要求,即日起,校园网推出【建成支点·大家谈】专栏。栏目聚焦学校服务湖北"建成支点、走在前列、谱写新篇"战略的生动实践,展现湖文人以务实担当、创新作为赋能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图景,共绘支点建设新篇章。今天刊发经济管理学院文章《锚定数字经济新赛道 深化人才培养与智库服务双轮驱动》。

 


锚定数字经济新赛道 深化人才培养与智库服务双轮驱动

经济管理学院


2024年11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,赋予湖北“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,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”的新使命。经济管理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,落实湖北省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工作部署,紧盯学校“创大申博”目标任务,找准“支点建设”与数字经济的结合点,以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导向,通过理念革新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与提升智库服务效能,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湖北支点建设。

一、理念领航,数字破局:擘画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新篇章

经济管理学院以“明方向、重管理、改作风、强信心”为根本遵循,将数字经济创新思维全方位融入办学治院各环节,积极对接国家战略,全力服务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。

专业建设紧扣数字前沿。大力实施“老专业改造、新专业申报、微专业建设”战略,对现有专业进行系统性数字化升级。备案申报“数字经济”新专业,精准对接产业发展新趋势;申报并立项“数字经济”与“数字营销”两个微专业,着力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。规划“数字贸易”“数字营销”“智能财会”“智慧物流”四大数字化专业建设方向,从课程体系设置、实践教学安排、师资队伍配备等方面精心布局,确保专业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紧密结合。

学科发展瞄准数字高地。全力推进数字经济专业硕士点申报工作,严格对标申硕条件,高质量完成申报材料准备,致力于打造区域数字经济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创新策源地。有组织地培育教科研团队,面向数字经济发展需求,凝练了商业大数据分析与运营管理、数字物流与智慧供应链管理、现代化都市圈与产业数字化转型、数字乡村与智慧农业等前沿学科方向,建立常态化学术研讨机制,激发团队创新活力。

内涵建设彰显数字特色。实施“四‘名’工程”,深度融入数字化元素:“育名师”,培养一批通晓数字化实践与教学的名师;“建名课”,成功获批9门省级一流课程,其中多门课程融入了数字化教学内容与方法;“塑名品”,鼓励教师在数字经济相关的教材、案例、科研项目上产出标志性成果;“创名牌”,依托“卧龙经管论坛”和“卧龙经管”等新媒体平台积极传播育人成果。

现代化治理体现数字效能。以“开好三个会”制度为抓手,即每周党政联席会、每月中层干部院务会和每学期学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,构建权责清晰、沟通顺畅、决策科学的议事决策机制,实现管理流程的规范化、精细化,提升整体运行效率。

人才引擎赋能治理革新。优化干部队伍结构,选拔一批具有数字素养、创新精神和卓越管理能力的年轻高学历人才担任系主任、学科带头人。通过定期组织干部培训、交流活动,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能力,为学院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
二、精准施策,赋能升级:推动人才培养与智库服务协同发展

2025年,经济管理学院提出 “思想引领、内强能力、外拓资源”的工作思路理念,以“数字经济专硕申报”为契机,通过“四强”专项工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发挥智库服务功能,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一是强基础。固本培元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严格落实“专业负责人+系主任+党支部书记”协同工作模式,构建适应数字经济专业生态。优化专业结构,停招市场营销专业,持续推进传统专业数字化改造,备案1个新专业,打造交叉融合新专业,着力办好ACCA特色班;编写数字化教材,建设数智课程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培育国家级一流课程;创新项目式、案例式教学方法,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。同时,筹建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室,深化校企合作,谋划共建现代产业学院,完善“学-研-用”实践教学体系,筑牢人才培养基础。

二是强师资。人才聚智,强化师资队伍建设。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,重点引进数字经济、智慧供应链等领域人才,计划设立“隆中学者”岗位,力争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,优化师资学历学缘结构。开展教师分层分类培养,通过国内外访学、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,提升教师实践教学与科研能力;外聘企业高管、技术专家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,推动教学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,打造一支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兼备的师资队伍,为学院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
三是强能力。效能提升,为赋能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。设立工商管理学科开放基金资助项目,鼓励教师开展数字经济、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前沿课题研究,支持青年教师“茁壮成长”。培育省级科研平台,强化“现代产业转型和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”建设,整合科研力量,构建协同创新机制。积极扩圈赋能,通过教师访学、外派挂职、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等,扩大学术圈,扩充合作专家资源库,提升学院科研水平与学术影响力。

四是强服务。社会链接,为赋能发展搭建桥梁。组建“襄阳智库”专项研究团队,聚焦产业数字化转型、乡村振兴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地方发展关键领域,开展深度调研,撰写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。深化产教融合,促进协同育人,与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和特色订单班。加强国际合作,协同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,筹备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班,申报国际交流项目,组织学生参与海外研修,拓宽学院发展国际视野,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搭建多元服务平台。

未来,经济管理学院将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契机,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与智库服务创新,全力打造区域领先、特色鲜明的经管人才培养高地和重要智库服务平台,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供稿:经济管理学院

最新内容

热点内容

推荐内容

学校地址: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

邮政编码:441053

电  话:(+86-0710)3590876   3591876(传真)

接待/接访电话:0710-3593296(24小时)

版权所有:湖北文理学院

备       案:鄂ICP备17002353号-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

维护制作:党委宣传部